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本文摘自以上书籍,作者:新益为
新益为精益生产咨询公司概述:因此,在精益库存的控制中,企业必须妥善处理供应链的放大效应,弱化牛鞭效应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其解决方法主要有6点。
(1)订货分级管理。
当供应商想要满足销售商的所有订货需求时,其需求预测修正造成的信息变异必将进一步放大,供应商也因此处于供应链的弱势地位。但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销售商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等同,相反地,正如“二八法则”定义的那样,20%的销售商贡献了80%的销量。
因此,在解决牛鞭效应时,供应商首先要对销售商进行分类,如一般销售商、重要销售商、关键销售商等;在此基础上,供应商则可对销售商的订货实行分级管理。
①对一般销售商的订货采取“满足”管理;
②对重要销售商的订货采取“充分”管理;
③对关键销售商的订货采取“完美”管理;
④当货物短缺时,有限满足关键销售商的需求;
⑤定期对销售商进行考察,在合适时机剔除不合格销售商。
(2)合理分担库存责任。
造成牛鞭效应不断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库存责任失衡,库存积压风险几乎都由制造商和供应商承担,销售商因而敢于人为夸大需求信息。因此,供应链应当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促使下游企业向上级供应商提供真实的需求信息。
基于相同的原始需求资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也得以协同合作,制定相匹配的供需计划。此时,联合库存管理策略也成为解决牛鞭效应的重要方法。
在库存责任失衡的状态下,销售商虽然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但由于销售商无需支付预付款,因此不用承担资金周转压力,大库存反而能够发挥出融资作用,提高销售商的资本收益率。而其代价则是供应商风险的异常加大。
因此,供应链应当平衡销售商与供应商的权利责任,遵循风险分担的原则,在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尤其是在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及竞争性库存损失等方面,从而实现成本、风险与效益平衡。
(3)缩短订货提前期。
一般而言,订货提前期越短,需求信息就越准确。根据沃尔玛(Wal-Mart)的调查,当订货提前期为26周时,需求预测误差为40%;当订货提前期为16周时,误差将为20%;而当销售商按照当前需求实时订货,其需求预测误差仅为10%。
因此,供应商应当鼓励销售商缩短提前期,采取小批量、多频次的实需型订货方式,以降低需求预测的误差。尤其是在当下,借助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现代信息技术,销售商完全可以及时将需求信息分享给供应商。
(4)规避短缺博弈。
在短缺博弈中,销售商为了获取更多的供应,倾向于夸大需求信息,进而加剧牛鞭效应。为了规避短缺博弈,供应商应当更改供应策略,以销售商历史订购数据为基础进行限额供应,而非以订购量作为供应标准。
举例而言,假设市场总供应量是需求量的50%,如果销售商同期平均销售量为1000件,历史最高销量为1200件,那供应商就应当根据销售商等级,计算供应限额,如一般供应商500件,重要供应商550件,关键供应商600件。
(5)合理修正需求信息。
供应量各节点企业对需求预测修正的夸大,是导致牛鞭效应的重要原因。因此,供应商在进行需求预测修正时,切忌一味地以订货量为基础进行放大,而应当根据历史资料和当前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从而真正发挥需求信息修正的效用。
与此同时,联合库存、联合运输和多批次发货等形式,也有助于供应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满足销售商需求。
(6)缩短回款期限。
牛鞭效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供应商的库存积压,以及随之带来的资金压力。对此,缩短回款期限则是消除牛鞭效应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
回款期限一般是供应链合作谈判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在合作谈判中,供应商一方面可以适当缩短回款期限,比如定为一周或10天;另一方面则可以出台价格优惠政策,鼓励销售商积极回款。
在供应链的放大效应下,需求信息变异的加速放大,以及由此造成的短缺博弈或短期行为,都会损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因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应当协同合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整合供应链管理系统,并采用合适的分销与库存管理方法,以解决牛鞭效应的负面影响。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