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您的企业是否面临如下问题? 1.现场管理脏,乱,差,执行缺乏标准或执行不到位; 2.生产现场无改善景点,顾客参观和审核效果大打折扣; 3.操作员工不维护设施,设备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4.班组管理不足,错误重复出现,找不到好办法进行防呆防错; 5.面对浪费员工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6.各阶层管理人员有改变的意愿但缺乏改善的思路与方法;
您的企业是否面临如下问题? 1.盲目按照自己的理解驱使设备运转,导致设备问题不断; 2.设备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为赶工期,长期带病运转; 3.员工对设备维护和保养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4.缺乏有效维护,加速设备老化和磨损,设备寿命周期短暂; 5.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设备管理措施难以落地; 6.内部换模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生产流程复杂;
您的企业是否面临如下问题? 1.班组长执行能力不达标,生产目标达不到; 2.班组文化欠缺,员工工作士气难以提高; 3.班组长管理能力有限,工作随意,调动困难; 4.上传下不达,上下级沟通管理存在壁垒; 5.班组人员流失严重,工作任务无法得到保障; 6.班组整体执行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
您的企业是否面临如下问题? 1.班组团队管理不足,缺乏改善的意识和能力; 2.原材料来源不明确,产品质量低下; 3.数据管理不留存,缺乏基本的管理能力; 4企业生产流于形式,无品质把控; 5.现场管理混乱,执行缺乏标准或执行不到位; 6.操作人员与岗位不符合,安排不合理;
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尽管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而成,但精益生产咨询公司认为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组合中的核心,对企业生存发展起着基础性、长远性作用。
质量管理
经历了传统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六西格玛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新趋势。质量管理学界和一些企业家将其视为质量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称其为精益质量管理。
实际上,质量管理是精益管理的基础和平台,其本质是质量经营。离开了质量经营,精益管理便成了空中楼阁。
对于质量管理和精益管理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精益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继承。
精益管理继承了质量管理的集中位置、离散程度、分布规律等统计分析思想,用标准差表达质量特性值的波动,以六西格玛水平反映过程能力。
同时,精益管理继承了质量管理的统计控制思想,以公差限与标准差为因子,计算出六西格玛水平,通过降低顾客要求的公差限,来衡量质量经营水平。它通过对总体正态分布已知背景下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定量化表达,对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对企业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精益管理还继承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想,通过六西格玛管理将度量和改进应用到企业经营全过程,及时发现并消除异常,提升质量水平,以适应顾客要求,提高企业质量竞争力。
精益管理是对质量特性的丰富。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特性表现为对顾客要求和预期的转化,是质量控制、测量和改进的基础和依据。
精益管理从供应链(价值链)入手,将质量特性上升为顾客价值识别,进一步丰富了质量特性内涵。
精益管理是对质量成本的发展。
不良质量必然导致不良成本,不良成本对顾客和消费者的影响体现在顾客和消费者的钱包里,虽然没有反映到企业账户上,但对企业的影响是“肿瘤式”的,这一点从诺基亚手机被微软收购、柯达宣布破产中可见一斑。
精益管理对传统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的丰富发展,可归纳为顾客引发的不良质量成本、顾客不满意造成的不良质量成本、声誉损失带来的不良质量成本三个方面。
其意义在于,精益管理不仅关注了“缺陷率”“单位缺陷数”“废料”“耗时”“收益率”等质量改进收益的货币转化,更是将不良质量成本拓展到了企业发展的支持领域和战略领域。因为,谁真正拥有了顾客、员工和市场,谁就拥有了未来。
质量管理的过程本身是标准化的过程。
质量管理以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为关注重点,精益管理则在兼容产品质量、规定要求的同时,聚焦少投入、多产出。二者相互关联并作用于同一组要素,这些要素是开展管理活动的基本对象,而标准则融入、渗透到这些要素中成为支撑条件。
只有把“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精益思想融入标准化建设当中,发挥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的作用,才能促进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管理习惯养成,说到底是质量文化培育。
离开了质量文化,精益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当企业试图去改进质量特别是通过改进工作过程以获取最佳产品和服务质量时,文化有时会成为巨大阻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霍德盖茨说:当战略与文化发生冲突时,文化恒胜;当企业文化与变革精神不相容时,变革的努力将遭到失败。这就是推进精益管理首先要营造质量管理氛围、引导员工养成质量管理习惯的意义所在。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改善原有的质量管理习惯,增强指标度量意识,并善于发现和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度量和改进,其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在于:通过5S现场管理来培育质量管理习惯。
此外,精益管理在广泛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单点课、一线主管技能培训、全员生产维护、准时化生产、A3报告、平均无故障时间等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和方法为培育质量文化、实施精益管理找到了较好的路径。
总之,质量管理是精益管理有效实施、落地的基础和平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绝不能离开质量经营,而是要用精益管理来促进质量水平提高。
管理咨询需求表
你们能做什么?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效果怎么样?
我需要做什么?需要提供什么资料?需要怎么配合你们?
欢迎您浏览新益为顾问机构官方网站!我们专注于5S/6S管理咨询、TPM管理咨询、班组管理咨询、精益生产咨询等领域的实务咨询;若对本页面内容不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与您企业、行业相关的资讯,可通过以下方式寻找解决方法:
(1)工作时间可拨打我们的全国咨询热线:133-6802-3519,183-2338-2498 进行咨询;
(2)在网站栏目左侧“搜索框” 输入您感兴趣的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
(3)点击右侧“在线咨询”按钮, 您可以和我们的专家老师在线咨询;
(4)非工作时间请点击网站下方的“留言” 按钮,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需要咨询的内容,我们将安排专业顾问给您解答;
(5)入群方式:扫描左图二维码,添加群主微信好友,通过认证后,拉入精益生产俱乐部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