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5S咨询公司概述:5S是一种管理,而非手法或技巧,而且5S管理可以说是所有的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管理的基础,真正的目的是要创造或建立一个容易发现问题的环境,并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将问题及时地彻底解决,创造公司或工厂的利益。
5S管理歇后语
1、5S管理跟踪的含义
跟踪是审核的继续,是对受审核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的评审,是验证并判断效果,并对验证的情形进行记录。
2、5S管理跟踪的目的
如果只有检查、只是纠正而没有跟踪的话,那只能导致”行百里,绊脚石”,所以跟踪的目的就是促使受审核方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还有督促受审核方实施纠正、预防,促使受审核方不断地进行改进。同时还要向管理层报告,向审核组长,5S管理推进委员会的执行长反馈受审核方纠正的状况。
3、5S管理跟踪工作的作用
(1)促进改进
促使受审核方针对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现象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督促受审核方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使受审核方建立并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有效机制;促使受审核方不断地进行改进。
(2)向管理层报告
向审核组长、5S管理推进委员会委员长及时地反馈受审核方的纠正状况;向最高管理层提供5S管理推进的情况报告。
(3)证实
证实纠正预防措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5S管理跟踪的实施程序
(1)跟踪的形式
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提供给审核员或跟踪工作负责人,作为已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证据;
审核员到现场进行跟踪、验证工作。
(2)跟踪工作中审核员的职责
①证实受审核方已经找到不合格的原因;
②证实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③在跟踪过程中,审核员要证实所涉及的人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所认识,并进行了适当地培训,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审核员要记录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有关文件进行改进。同时要向审核组长报告跟踪的结果。
(3)跟踪程序
①审核组识别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
②审核组要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③受审核方要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计划;
④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可行性予以评审;
⑤受审核方要实施并完成纠正预防措施;
⑥审核人员对审核状况不满意时,可以要求审核部门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5、5S管理跟踪工作的实施要点
(1)跟踪工作的管理
由专职和兼职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制订工作持续程序。
(2)跟踪要点
对于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如果效果不好时,应该重新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更细致地跟踪检查,对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该采取巩固措施。
(3)实施跟踪的人员
实施跟踪的人员可由原审核组的成员来进行,也可以委托其他有资格的人来进行。实施跟踪的人员必须了解该项跟踪工作的资料和情况。
(4)跟踪检查报告
跟踪检查报告就是对于重大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跟踪情况所形成书面报告。跟踪检查报告可以针对一条或若干条纠正和预防措施,视具体情况而定,报告应该反映纠正和预防措施结果的判断,报告是由跟踪检查人来撰写,由跟踪工作负责人,如审核组长、5S管理推进委员会的执行长来批准。
5S管理是按心→技→体的顺序展开的。
第一步:心
首先,实施5S管理的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要将实施5S管理的目的、必要性,明确地向员工宣示;将公司内的全体员工之想法、价值观,都统一到公司的企业精神内,同时在指导时也要尽可能采用自己公司内的一些具体事例,这样员工较能产生共鸣。
第二步:技
担任推行的人要自己在现场指导;例如:具体的清扫方法以实作的技术来指导,对指导对象先“做给他看”,然后“让他做给你看”,而后以观察的作法来指导,这样做可以确认员工对第一步理解的程度。
第三步:体
在判断心、技均已具备可以推行的时候,才来建立5S管理推进委员会﹙委员、组织、担当者等)以及定期的检查方法。
一般5S管理能否持之以恒,很有效地实施,与导入的方法是否从心→技→体的顺序导入有很大的关系。
不论管理者或幕僚人员处心积虑地制订多么完美的5S管理的规矩、规则,实施的全体员工们如果没有共识、干劲,也无法让他们遵守规矩、规则。
这些干劲如果不是从指导人员自身的干劲传达到部属的心理,是不会产生的。因此应利用各种机会、场合来宣传出去,自己以身作则地来行动。
因此对个人而言要把5S管理当作以下目标:
(1)熟习化=熟悉5S管理
(2)习惯化=实施5S管理由个人决定
(3)习性化=5S管理成为个人所具有的特质
熟习5S管理到将5S管理变成个人习惯,继而成为个人的特质,耐心地继续教育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推行5S管理时,永远记住一件事情,5S管理是大家集体参与,领导率先以身作则的事情,如果领导不能率先以身作则,整个公司就无法实现大家齐心地共同参与,5S管理的推动也很难成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您的家园、您的企业,建设得更美好。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