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5S咨询公司概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70%的意识都是从对“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在企业管理中,恰当引入形象直观、色彩相宜的可视化管理,让管理变得“看得到”,并让员工对指令、目标和方向,以及行为的正误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可以达到有效引导作业秩序的目的。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可视化的运用情况却很不尽如人意,如工人身份辨别困难、工位设置不明确,甚至混乱。要在企业中实施精益化生产,首先就要实现精益生产的岗位可视化。
精益生产可视化
一、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的作用
“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是利用形象的、直观的、有利于视觉感知的信息来组织现场活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管理手段。它根据人的行为方式而设计,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同时,它简单有效,对生产作业有直接的帮助,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效率
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使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不必语言沟通,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运行流程和状况。而且由于可视化管理直观而简单,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透明度高,便于配合和监督
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要求生产管理的公开化。在各个生产环节上,什么人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多长时间等问题都被明确。这样来,各个岗位的员工首先可以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可以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不同工种的员工穿戴不同的工作服、职位牌,就可以将串岗聊天的人暴露出来,促使其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图1-1所示为常见的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形式。
3、以人为本,产生良好反应
为了达成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目的,传统的手法主要是从物顶技术方面着手,而忽视了人的因素。人们对于工作台高度应设计多高、黄底黑字的标识牌看起来是不是更醒目等问题很少考虑。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的优点就在于十分注重运用生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改善同现场员工视觉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员工在这种生产环境下工作,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良好的反应,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最终提升生产效率。
4、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实施可视化管理后,生产现场一目了然,信息传递简单有效。这样就可以削减管理层次,压缩管理人员编制,节省管理费用。此外,可视化实现了原材料、在制品存量的合理管理,使得生产节拍的控制更加便利,减少了在制品资金的占用。可视化使得信息交流清晰、迅速,问题的发现和处理都更加及时,生产周期也大大缩短。
二、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的实践手法
虽然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在国内逐渐得到了重视,但大多数企业仍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其实施方法也不科学。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理和咨询经验,总结了以下实践手法。
1、标识牌
(1)生产线标识牌。标识各生产线名称、编号,如装配区、返修区等。
(2)身份标识牌。各类人员佩戴的工作证等,注明岗位、姓名等。
(3)工位牌。详细标识各车间和各生产环节内每个工位的编号、名称、工作内容、操作员工、注意事项等。
(4)工具箱及零件箱标识牌。要求标识其编号、种类以及存放物品的编号、名称、数量等。
2、管理线
(1)作业区线。通常在地面上划分的区分作业区的区域线。
(2)定置线。作业现场内画出的、防止定置物移动的框格线。
(3)工位分割线。用以区分作业空间。
(4)警戒线。用以规定放置物品时的最大量和最小量。
3、颜色识别
(1)工作服颜色。人员类别不同,其工作服、工作帽颜色也不同,或在工作帽上粘贴不同颜色的标识。
(2)工位器具和零件箱颜色要区分,且颜色最好采用浅绿色、浅蓝色等。
(3)工装及设备的颜色要不同于工具的颜色,同一个车间的设备颜色要尽量统一。
(4)存放不合格件的工位器具,其颜色要区分于存放合格件的器具颜色,可采用红色或黄色以警示。
(5)作业区线颜色应区分开来,如干道可采用暗色,作业区可采用亮色。
(5)工具标识牌。一般可标识工具的名称、编号、使用工序、使用者等。
4、其他
(1)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向员工明示。
(2)可采用标语等形式向员工传递作业信息。
(3)通过指示灯直观反映生产线的运行状态。
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善,以获得更好的推行方法。同时,在推行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时,还需注意以下几
点内容:
(1)风格统一。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要统一组织、规划,防止随意性。
(2)简单直接。各种视觉标识应简单易懂、容易认识和运用。
(3)经济实用。少投入、多办事,以经济实用为原则。
(4)灵活有效。实施细节不要固定,可群策群力,运用多种手法予以推行。
精益生产岗位可视化工作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要把它作为车间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长期予以落实,要指派专人指导、督促。针对各个部门、各个工位制订详细的规划,使得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进度等,并引导员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