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全国服务热线:191-1276-9042183-2338-2498

精益管理落地专家

专注精益6S、TPM、班组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

191-1276-9042
6S管理失败原因与成功关键
来源/作者:网络|新益为编辑 发布时间:2020-06-17 浏览次数:

    新益为6S咨询公司概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6S管理已经成为国际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6S管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改善现场环境的质量和员工的思维方法,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6S管理

     

    6S管理

     

    虽然6S管理已经广泛运用于各行业、各企业,但仍有部分企业推不动6S管理,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6S管理的成功呢?

     

    一、6S管理失败原因

     

    1、6S管理未得到重视

     

    企业高层领导不重视是导致6S管理推行失败的主要原因。企业中高层领导如果对6S管理认识不深,认为6S管理就是大扫除或者安排几个专员做就可以做好,就会舍不得投入。比如,平时检查敷衍了事,客户要来企业或者企业现场6S管理做得不好,领导就安排做一次大扫除或让相关部门组织一下;没有这样的要求了,领导就不管了,这样自然做不好6S管理。

     

    2、6S管理认识不到位

     

    这主要指的是企业员工,甚至是部分领导对6S管理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下面列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我们公司已做过6S管理了。

     

    (2)6S管理就是把现场打扫干净。

     

    (3)6S管理只是工厂现场的事情,与办公室无关。

     

    (4)6S管理可以“包治百病”。

     

    (5)6S管理活动看不到经济效益。

     

    (6)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6S管理。

     

    (7)我们是搞技术的,做6S管理是浪费时间。

     

    (8)我们这个行业不可能做好6S管理。

     

    (9)6S管理活动太形式化了,看不到什么实质效果。

     

    (10)我们的员工素质差,搞不好6S管理。

     

    (11)我们公司业绩良好,为什么要做6S管理。

     

    (12)我们企业这么小,搞6S管理没什么用。

     

    (13)6S管理活动推进就是6S管理检查。

     

    (14)开展6S管理活动主要靠员工自发地行动。

     

    3、6S管理思维未外化于行

     

    现场管理不外乎是对人、机、料、法、环的管理。现场每天都在变化,异常每天都在发生,企业做好6S管理,能够让现场井然有序,把异常发生率降到最低,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然而,在某些企业里,虽然领导强力推行,但是有些员工执行6S管理仅停留在表面上,有些员工甚至不清楚6S管理的内容,深入了解其含义的更是寥寥无几。

     

    4、6S管理未作为长期工程来抓

     

    6S管理的推进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要使推行工作持久、有效,企业必须加强推行过程中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这样才能确保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六项内容实施到位。有些企业一开始可能有执行6S管理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冷淡了,没有形成习惯,最后,6S管理的推行以逐渐消失而告终。企业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科学的6S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很难将6S管理活动维持和开展下去的。因此,为保持和巩固6S管理的成果,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6S管理的推行工作。

     

    5、6S管理未建立有效激励措施

     

    有的企业仅靠一味地考核、施加压力来推行6S管理,这样做肯定得不到长期有效的成果。企业应该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在享受6S管理带来的工作便捷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做好6S管理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而不是每天都只想着如何应对检查与考核。

      

    二、6S管理成功关键

     

    1、管理者强有力的支持

     

    管理者强有力的支持对6S管理的推行非常重要,这种支持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出席推行委员会会议,与推行人员一起参加6S管理活动的评比。

     

    (2)在公司的调度会议、工作会议上不断地强调6S管理的重要性,对好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差的部门进行批评与督促。

     

    (3)调动内部各种力量为6S管理活动的推行服务,如内部刊物、宣传栏等。

     

    这样一来,各种阻力将大幅减少,对6S管理活动的推行非常有益。

     

    2、管理者要经常巡查现场

     

    在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中,当导入一项新的活动或制度时,高层管理者关注的程度是这项活动能否坚持下来的决定性因素,6S管理也不例外。高层管理者必须在言行上持续地关注6S管理活动。具体来说,表达关注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经常进行现场巡查。在进行现场巡查时,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大局

     

    通常有组织的巡查活动是根据6S管理检查清单上的要求事项进行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在进行现场巡查的时候,不要受检查表的局限,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从企业的大局出发提出6S管理要求,督促现场部门进行改善。若太过局限于检查表的检查项目,反而有可能失去对6S管理活动大局的有效把握。

     

    (2)及时对6S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

     

    管理者在巡查时,不能只停留在指出问题的层面上,而应该针对有关安全、公害、废弃物以及废旧设备处理等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具体执行6S管理整改的过程中,管理者更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人力、财力、物力)。

     

    (3)注意与员工的现场沟通

     

    为了培养员工的6S管理意识,管理者在巡查过程中应适时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例如,在现场巡查时,管理者可以与相关员工进行短时间的谈话,时常向6S管理推行成员打招呼,表扬那些在6S管理活动中做出成绩的小组和人员,关注其改善成果,以不同形式表示对他们的支持。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开展下一步活动的激情和动力,还能够促进其他后进员工和后进部门的仿效和跟进。

     

    3、全员参与

     

    开展6S管理活动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实践越多,效果越好,参加6S管理实践的人员越多,就越容易达到6S管理的目的。因此,6S管理活动最有效的开展方法就是促进全员参与。同时,6S管理活动的开展还能为企业的改善革新打下良好的现场管理基础,提高员工参与改善革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促进全员参与

     

    在没有很好地开展6S管理活动的企业中,很多人可能会片面地认为6S管理活动只是6S管理委员会或者管理人员的事情。因此,企业要做到全员参与6S管理活动,就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每个人的6S管理职责

     

    2)全员参与,实施改善

     

    6S管理活动的重点是现场的整理阶段,企业应要求全体员工一起整理和清除废物,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整顿阶段,应当使区域布局、物品定位趋于合理,方便物品的取用和归还,节省寻找的时间并消除寻找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在清扫阶段,全体员工要进行彻底的清扫,力求现场整洁明亮,创造无垃圾、无污染、清洁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6S管理活动的参与者不仅能够创造舒适、漂亮的现场环境,他们的意识也会发生改变,并能体会到现场改变后的成就感。

     

    (2)激活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

     

    要促进全体员工参与6S管理活动,管理者就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

     

    1)运用各种宣传工具

     

    例如,发行6S管理活动刊物或在现有刊物上开辟6S管理专栏;制作6S管理宣传板报;张贴或悬挂6S管理标语、口号等。

     

    2)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例如,召开6S管理活动动员会和报告会;开展6S管理宣传画、标语、口号等的征集和表彰活动;开展6S管理竞赛和检查评比活动;管理者应深入到班组的班前会、班后会,宣传6S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强化效果。

191-1276-9042
183-2338-2498
服务项目
  • 6S管理咨询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查看详情+
  • 6S目视化设计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查看详情+
  • TPM管理咨询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查看详情+
  • 班组管理咨询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查看详情+
  • 精益生产管理咨询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查看详情+
  • 工厂布局规划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

    查看详情+
版权所有:重庆新益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1006396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502003627 技术支持:派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