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新益为TPM咨询公司概述:6S现场管理是国际上最先进bai的现场管理du工具和现场管理zhi方法之一。5S现场管理起源于日本,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熟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在日本主要是推行5S现场管理。由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推行5S现场管理取得了成功,之后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
现场6S管理
( 1 )以客户和员工满意为关注焦点
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养,使客户满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2)全员参与,快乐实施
6S的推行要做到企业上下全体一致,全员参与。6S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也就是每一个部门、 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一个责任之间都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说,每一个领导干部之 间都要环环相扣。
( 3)培养6S管理氛围,形成一种改善的氛围
充分地利用口号、标语、宣传栏等,让每个员工明白6S推行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重要途径,6S的一些口号、标语和宣传栏要让每个人都了解。
(4)高层领导支持
最高领导要抱着”我来做”的决心,亲自出马。在6S推行会议上,领导要集思广益,让大家积极地提出怎么做会更好的方法。
(5)理解6S的要义
6S管理的推进要说明6S管理的要义(总结出包括物品、环境、场所等工作现场管理的要点,并融会工作与生活的哲学),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地去执行。在推行过程中,让员工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6S管理示范区,或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6)上下一心,彻底推进
领导要有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制定明确的方针和目标,确立推进的体制和方式,这样才能上下齐心,彻底推进。
( 7)领导经常巡视现场
领导经常巡视现场是具体表示对6S大力支持的方法之一。通常,有组织的巡视活动是根据6S检查表上的要求事项进行的。
(8)以6S作为改善的平台
通过推行6S,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要坚持推行6S ,使管理更流畅,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案例某装备制造企业6S实施步骤
步骤一:成立6S推进组织
①成立6S推进组织一6S推进小组 ,主导全公司6S活动的开展,公司主管生产的总经理助理是6S推进小组负责人。
②生产管理部工业工程科为6S的归口管理部门,主持日常工作。
③公司各部门( 或车间)必须指派一位员工为现场管理(联络)员。
④各部门领导是本部门]6S推进小组的第一责任人。
步骤二:拟定推进方针及目标
①推行6S活动,要依据公司的方针和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6S管理方针,作为6S活动的准则。方针一旦制定,要广为宣传。例如,全员参与6S活动,持续不断改善,消除浪费,实现“零”库存。
②6S活动推进时,应每年或每月设定一个目标,作为活动努力的方向和便于活动过程中成果的检讨。例如,现场管理100%实现三定:定品目、定位置、定数量。
步骤三:拟订推行计划及实施办法
①6S活动推行计划表。工业工程科年初制订公司6S网络计划交公司领导审批;各部门也必须于年初制订本部门]6S网络计划,交工业工程科审核。
②6S的实施办法。
●制定6S活动实施办法。
●制定”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标准。
●制定6S活动评比办法。
●制定6S活动奖惩办法。
●其他相关规定等。
步骤四:教育培训
①公司对管理人员、每个部]对全员进行教育。
●6S的内容及目的。
●6S的实施办法。
●6S的评比办法。
●到标杆单位参观或参加交流会,汲取他人经验。
②新员工的6S培训。
步骤五:宣传造势
①召开动员大会,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门领导表示推行6S活动的决心。
②领导以身作则,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现场,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
③利用公司内部刊物宣传介绍6S。
④外购或制作6S海报及标语在现场张贴。
⑤每年规定个6S月 或每月 规定一个6S日,定期进行6S的加强及再教育。
⑥举勒各种活动及比赛(如征文、漫画活动等)。
步骤六:局部推进6S
①选定样板区。对公司整个现场进行诊断,选定一个样板区。
②实施改善。集中精锐力量对样板区进行现场改善,对改善前后的状况摄影。
③效果确认,经验交流,让其他部i门进行参观并推广。
步骤七:全面推进6S
①红牌作战。
②目视管理及看板作战。
③识别管理。
④开展大扫除,将企业的每个角落都彻底清扫。
⑤改善。
⑥标准化。
步骤八: 6S巡回诊断与评估
①6S推进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现场,了解各部门是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②6S问题点的质疑、解答。
③了解各部门现场6S的实施状况,并针对问题点开具“现场6S整改措施表”, 责令限期整改。
④对活动优秀部]和员工加以表扬、奖励,对最差部门给予曝光并惩罚。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