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为深入贯彻落实6S管理理念,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与生产现场规范化程度,山西某煤化工公司近期聚焦设备管理核心环节,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以“润滑、紧固、脏污”为重点的设备6S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结合标准化工具应用与全员培训,推动设备管理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预防”升级。目前,该行动已覆盖炼焦车间、备煤运焦车间、化产车间、干熄焦车间四大核心生产车间,正在以阶段性显著成效,持续性全部生产车间设备全面铺开。
深入现场
一、聚焦三大痛点:“润滑、紧固、脏污”精准发力
设备管理的核心在于细节。公司以“润滑是否到位、紧固是否可靠、脏污是否影响运行”为切入点,组织设备管理处、电仪管理处专业团队深入四大车间生产一线,对关键设备展开全方位“体检”。针对设备润滑点易遗漏、紧固件易松动、油污粉尘堆积影响散热及安全等问题,通过现场排查、数据比对、历史故障分析等方式,精准定位隐患点。
现场排查
二、构建闭环机制:“发现-解决-预防”全流程管控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效解决与预防机制。公司通过“三表一卡”(设备清扫记录表、岗位巡检记录表、专业巡检记录表;保养卡/巡检卡)工具,将管理要求落实到日常操作巡检中。
现场标准化落地:组织各车间技术骨干成立专项小组,对四大车间的所有设备进行“地毯式”梳理,逐一现场查找并标注润滑点(如轴承注油口、齿轮箱加油孔等)、巡检点(如温度传感器、压力表、传动部件连接处等),同步制作包含“点检项目、标准要求、周期频次、责任人”等关键信息的保养卡与巡检卡,统一规范粘贴于设备显眼位置,确保操作人员“一看就懂、一查就会”。
设备点检
工具赋能痕迹化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清扫记录表”“岗位巡检记录表”“专业巡检记录表”填写制度——岗位员工每班次对责任区域设备进行基础清扫与常规巡检,记录润滑状态、紧固情况、表面脏污程度及异常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深度巡检,重点核查润滑油脂型号是否符合基准书要求、紧固件扭矩是否达标、隐蔽部位是否存在积尘隐患,并将检查结果与岗位记录交叉验证;所有记录均需签字确认并归档,形成可追溯的管理痕迹。
常规巡检
三、全员能力提升:四大车间培训+实操全覆盖
为确保6S设备管理要求落地生根,新益为李老师为公司开展“全员培训+精准讲解”专项培训,对炼焦车间、备煤运焦车间、化产车间、干熄焦车间四大核心车间设备主任、班组长、电仪工、机修工辅导。
专项培训
分层培训强意识:针对管理人员,重点讲解6S管理理念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逻辑;针对技术人员,强化润滑技术规范、紧固标准、故障诊断方法等专业知识;针对一线操作员工,通过“现场演示+实操演练”方式,手把手教学如何正确填写保养卡/巡检卡、如何识别润滑异常(如油位不足、油质乳化)、如何判断紧固件松动(如螺丝位移、连接件间隙变大)等实用技能。
实操演练
可视化引导促执行:在各车间设备区域显著位置张贴6S管理看板,展示润滑点分布图、巡检路线图、常见问题案例及整改前后对比照片,让员工“抬头看标准、低头抓执行”;同时现场提问,疑难解答等,确保每位员工“懂标准、会操作、能预防”。
现场解答
目前,四大车间均已实现保养卡/巡检卡,样板设备板块全覆盖粘贴,岗位员工对润滑、紧固、脏污问题的自主识别率提升,设备表面油污、灰尘等“低老坏”问题减少,对关键设备的润滑与紧固员工都已全面了解。
公司精益办高主任表示:“6S设备管理不是‘一阵风’,而是要通过标准化工具的应用与全员习惯的培养,真正实现设备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发现-解决-预防’闭环机制,提升管理效率,为公司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提供更坚实的设备保障。”
此次6S设备管理专项行动,不仅让设备“面子”更整洁、“里子”更可靠,更推动全体员工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参与”转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