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顾问二维码
近日,安徽某汽车模具公司发布九月精益管理总结报告及月度战报,公司副总经理董总、各职能部、车间主任、项目成员等参与发布会。会议系统回顾了公司在TPM设备管理、改善提案、课题攻关等方面的推进成果。数据显示,通过全员参与、精益培训、持续改善的精益实践,在效率提升、质量改进、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总结会议
在改善提案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议”活动。九月全公司共提报改善提案256条,目标完成率达119.07%。7月至9月累计完成改善提案780件,远超目标663件,人均改善提案提升至7件/人。尤为突出的是,三季度改善金额累计达342.36万元,展现出改善活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典型案例包括“凸焊防错系统运用”项目,通过加装防错装置,有效解决了错焊、漏焊问题,预计年收益达126万元;以及“M1E中通道总成生产方式改善”,通过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改造,实现人工由4人减至2人,年可节约成本超20万元。
现场改善提案表
在课题改善方面,各专项小组围绕产线合格率与设备效率展开攻关。EOX产线一次交检合格率由8月的56.2%大幅提升至9月的90.7%,增幅达34.5%;M1E产线合格率也从44.31%提升至61.3%。设备时间稼动率方面,M1E线由基准值81.82%提升至87.94%,关键停线因素如机器人故障、车型切换等得到系统治理。此外,通过OPL单点课、设备教案、设备工装检维修标准等形式,持续推进知识沉淀与标准化建设,9月共完成16份OPL课程、4份设备教案及15份工装检维修标准,为长效管理奠定基础。
在TPM推进方面,坚持“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九月以来共开展3次设备初期清扫活动,发现问题122项,整改完成率80.3%。同时,通过设备故障时间管控,EOX线与M1E线故障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其中M1E线9月故障时间较8月下降65.23%,保障了生产的稳定与高效。
深入现场
报告也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如部分部门目标未达成、改善参与率有待提高、数据记录准确性不足等。为此,公司将加强目标管理、优秀案例宣传、干部考核挂钩等措施,进一步营造持续改进的组织氛围,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安徽某汽车模具公司将继续以“三现主义”为原则,以“全员参与、持续改善”为路径,扎实推进精益管理与TPM深度融合,为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运营效益持续提升而不懈努力。
建立生产有序、管理顺畅,操作规范,士气高昂、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业现场;
为企业规划设计一套由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外观视觉价值体现、内在的管理内涵体现;
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高产出和低成本运营,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维护能力,提高效率
构建班组生产管理体系、循环评价、人才育成、持续改善、绩效管理、文化养成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期、增加利润,让管理更系统科学,执行力更强
对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改善工作环境等